数据要素市场加速成型,信息技术进入“数据驱动经济”新阶段

在数字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,数据不再仅仅是信息系统中的原材料,而是逐步成为可计量、可交易、可定价的核心生产要素。以数据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机制正在重构技术、资本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,标志着信息技术体系正式进入“数据驱动经济”阶段。

 

中国率先在国家层面推动“数据要素市场”建设,出台多项指导性政策,明确数据作为与土地、资本、劳动力等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。各地陆续建立地方数据交易所,如上海数据交易所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,推动公共数据、企业数据、行业数据有序入市,支持以API调用、数据摘要、匿名样本等多种形式进行合规交易。

 

欧美国家则聚焦“数据资产化”机制,通过完善数据归属权、使用权与收益权划分,建立数据资产估值模型与账面入表流程。在德国,工业企业已将高频设备运行数据作为无形资产列入企业估值体系;在美国,大型平台公司则通过数据资产分拆,实现数据生态的证券化与风险隔离。

 

技术平台也迅速跟进,涌现出一批面向数据确权、使用监控、价值结算的基础设施服务商。区块链、多方安全计算、差分隐私、联邦学习等技术成为保障数据交易安全合规的关键支撑,使数据交易过程具备可验证性与可追溯性。

 

但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:数据定价机制尚未成熟、跨平台数据兼容性差、隐私保护与交易活性之间仍存张力。因此,制度创新与技术护航需要双轮驱动,共同打造可信、可控、可持续的市场生态。

 

信息技术的本质正在从“计算为核心”转向“数据为中心”。谁能建立起数据要素的流通标准与治理规则,谁就有机会在未来的数字经济体系中拥有基础资源的主导权。数据不只是被使用的资源,更是构建整个信息社会价值结构的根基。